投稿须知
  标题
   ...

无感伤害: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新特点

作者:顾理平

关键词: 隐私; 隐私侵权; 无感伤害; 大数据;

摘要:大数据时代,公民的隐私往往以整合型隐私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隐私主体对隐私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痛苦"会"无感"。"无感"并不意味着伤害没有发生,而是因为隐私主体对这种伤害不能及时感知,使这种伤害具有滞后性,因而其造成的"精神痛苦"往往会更严重。这是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一个新特点。 


上一篇:晚清报业开放进程中的平等观念考察
下一篇:区块链对新闻生产的重构——以“透明性”为中心的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版权所有  沪ICP4631453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邮政编码: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