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6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学校科研用房收费管理等事项[11/04]
- · 讣告[10/31]
-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5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等事项[10/29]
- · 关于江湾校区道路命名方案的意见征集[10/19]
-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4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新设研究所等事项[10/13]
- · 讣告[10/12]
-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2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校董企业捐赠等事项[09/10]
- · 复旦大学2020年“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评审结果公示(公示已结束)[09/04]
元框架:话语实践中的修辞发明与争议宣认
作者: 刘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关键词: 元框架 修辞发明 争议宣认 定义框架 知识框架 情感框架 价值框架
摘要:框架是人为构造的并加以组织化而形成的一套理解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框架运作的底层语言涉及到逻辑学意义上的范畴论问题。范畴是一种基础性的框架语言,铺设了一切释义行为发生的元框架(metaframe),本质上指向框架运行的底层释义系统。框架生产对应的是一个深刻的修辞发明(rhetorical invention)命题,其目的就是在修辞学意义上进行争议宣认,即通过对争议点的发明与构造而赋予争议本身既定的认知框架。在话语实践中,定义框架、知识框架、情感框架和价值框架构成了四种普遍存在的元框架形态。然而,话语实践中的争议宣认方式往往因为修辞情景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种演变和流动状态,而这引申出“浮动的框架”(floating frame)这一崭新的理论命题。
上一篇:概念作为话语:国际传播中的引进与输出
下一篇:最后一页